发布时间:2025-02-13 来源: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
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催生了快递物流、网约配送、网约车等新业态。这些领域的组织形式、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特点等都与传统产业有很大不同,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任务要求,厘清“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落”在哪里,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群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新兴领域党建“新”在哪里 组织形态新。在新兴领域中,除了按照地域、单位等形式建立党组织外,还要根据新兴领域行业特点、产业布局、人员流动等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设置方式。例如,依托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建立党组织,或按照产业链、项目链、兴趣链等建立功能型党组织等,以适应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发展模式新。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要注重创新和发展,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发展模式。例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平台开展党建工作,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将党建工作与新兴领域业务发展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业务创新,以业务成果检验党建成效;以服务新兴领域从业人员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立服务阵地、开展志愿服务、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运行方式新。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要注重创新运行方式,打破传统的层级式管理模式,推行扁平化、网络化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党员之间即时沟通和信息共享,促进党内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实施。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难”在哪里 人员多样性。新兴领域从业人员构成复杂,有来自不同行业的党员,有非公有制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等群体,人员多样性使得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较为困难。 组织关系复杂化。与传统单位相比,许多新兴领域企业或社会组织规模较小且变动频繁,员工流动性大,组织结构往往较为松散,与传统单位相比稳定性差,为构建稳定而有效的党组织体系增加了困难。 日常教育管理难。新兴领域党员分散性强、流动性大,难以组织开展面对面集中学习和活动。由于新兴领域党员分属不同的企业和组织机构,再加上跨行业、跨地区的合作项目较多,进一步增加了组织管理难度。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用发挥受限。加强党建工作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往往受到各种因素制约而难以充分展现其优势。比如,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或因资源有限无法顺利开展相关活动;又或因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党员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及服务群众功能的有效发挥。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难”在哪里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要着眼于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这意味着党建工作不仅仅是按章程开展组织生活,还要贯穿企业运营的各环节,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强政治引领。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新兴领域企业党员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员深入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组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整合资源服务企业。基层党组织应积极协调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校等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资金保障、技术创新等服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开展党员技术攻关、项目攻坚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为其他员工树立榜样。通过以上举措,能够充分发挥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作用,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提高新兴领域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宣传党的政策。及时准确地向新兴领域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与之发展密切相关的优惠政策、扶持措施等,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服务企业和员工的需求,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新兴领域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方面服务,解决实际困难,增强他们对党的信任和认同。同时,监督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规范用工行为,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关注员工的福利待遇,推动企业完善福利制度。对于生活困难的员工,建立帮扶机制,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和关爱,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通过以上做法,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群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要将“治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力量”,促进社会治理。促进党组织与企业管理融合。建立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协商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在党建工作中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例如,可以通过建立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党务公开透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搭建党组织与新兴领域企业、新就业群体的常态化沟通平台,倾听他们声音、回应他们关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对新兴领域各类群体的服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