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0 来源:苏州中材建设
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中材”)是较早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之一,先后在海外19个国家承揽了50余条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以及多元化工程项目。因管理严格、施工精湛、优质高效而被业内和社会誉为“建材铁军”。
64年来,苏州中材见证了中国水泥工业的成长,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江南水乡到大漠戈壁,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留下了苏州中材人的足迹。苏州中材先后承担了国内500余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建设工作,包括吴忠赛马5000t/d、铜川尧柏10000t/d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泥生产线。
近年来,面对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等不利条件,苏州中材不断求新图变,立足于水泥工程建设主业,探索有限多元,坚持科技振兴、人才振兴和管理振兴战略,创新服务,规范经营,规避风险,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初创伟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上下百业待兴。为满足基础工业建设对水泥的需求,国家计划兴建大量新的水泥厂,并开始组建一批专业的设计、建设及安装队伍,中国水泥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
1958年12月24日,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前身“建工部建筑材料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第二工区”在北京成立(1972年更名为“国家建委建筑材料工业建设公司第二设备安装工程处”,简称“安装二处”)。随着国家“建设国土防御第三线”战略启动,单位广大职工毅然投身广袤贫瘠的西部地区,先后奔赴四川渡口、云南昆明,转战贵州水城、湖南新化,移师江西万年、福建永安,艰苦奋斗,连续作战,勇当建材工业建设的先锋队。
1978年,安装二处和安装一处、四处等兄弟单位共同承担了新中国第一条由海外引进的4000t/d干法窑外分解熟料水泥生产线——冀东水泥厂机电设备安装项目。该厂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水泥生产技术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全面提升,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章。同年,我国从国外引进成套石膏板及岩棉生产线,并组建北京新型建筑材料试验厂。安装二处全程参与该厂建设,为我国新型建材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项目实施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安装二处人开启了开拓奋进、求索创新的光辉岁月。在施工的过程中,公司为中国水泥装备制造和安装技术的全面自主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创新了工作方法,填补了新中国建材工程的多项空白。
二、澎湃征途
“八五”、“九五”计划期间,根据国家建材工业发展总方针,国家建材局实施了沿长江和东部沿海布局,加快建设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基地的“T型发展战略”,我国的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上世纪80年代末,安装二处东迁苏州昆山,并更名为“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建设苏州安装工程公司”(简称“苏安公司”)。1992年7月,随着“柏庐大厦”正式落成运营,公司发展自此翻开了崭新篇章。
1992年8月,上海水泥厂淘汰老湿法线、扩建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生产线。因地处市区,该项目对安装技术要求极为严苛,公司凭借完善的技术方案和丰富的安装经验,仅用一年时间即出色完成该厂的扩建改造任务。
这一时期,公司承接了以安徽铜陵4000t/d水泥生产线安装工程、福建龙岩三德2000t/d水泥生产线施工总承包工程为代表的新厂建设项目;同时先后参与重庆水泥厂、中国水泥厂、华新水泥厂等老厂的扩建、改建工作,这些扩建的生产线和新建厂一样,都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大批项目的建成,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企业规模、施工能力、管理水平的日益提升,公司逐步确立了在中国水泥工程行业的重要地位。
三、坚定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水泥工业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在经济建设需求的强力拉动下,一个长达10余年的干法水泥建设高潮开始兴起。
新世纪伊始,为适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苏安公司进行了主辅业分离改制,组建了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简称“苏州中材”)。
公司充分认识形势,苦练内功,及时抓住国内水泥安装市场爆发的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一时期,公司累计承接以荥阳天瑞12000t/d、徐州海螺10000t/d、枞阳海螺10000t/d项目为代表的200余个水泥安装工程项目,公司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安装工程市场累计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公司承建的山水集团淄川岭子镇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辽宁交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大连水泥厂搬迁异地改造新建5000t/d安装项目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自2002年起,公司开始拓展水泥工程总承包业务,凭借着工期短、质量优、服务佳的优势,成功建设多个国内重要水泥工程总承包项目,为推动中国水泥产业升级换代、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走向世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内水泥市场需求开始走向低迷。与之相应,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实施,中国水泥工业逐渐走出了一条由技术出口到国际产能合作的崭新道路。
21世纪初,苏州中材在国内水泥建设工程承包市场占有绝对份额,工作量很饱满。然而,公司领导团队居安思危,在认真研判国内外形势后,就跨出国门,并开创中国水泥行业走向世界的多项纪录。
2003年3月14日,公司签约我国海外首个百分之百国产化5000t/d水泥工程总承包项目——越南福山项目,该项目的成功建成,标志着我国大型水泥成套设备和水泥工程施工工艺均达到一个新高度,对中国水泥工程建设业成功跻身国际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项目荣获2009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
公司于2007年、2009年和2011年分别签约伊拉克苏莱曼尼亚水泥厂(SCP)3条5300t/d水泥生产线总承包工程项目,这3条线全部采用国产设备及技术,在有限时间内和特定的环境下,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当地标杆性工程,在伊拉克库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被誉为我国央企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建立中国标准模式的典范。其中SCP二线荣获2012~201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
苏州中材始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深度挖掘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市场潜力,承揽了数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水泥生产线EPC总承包项目。带动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管理、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出去”,为提升我国水泥工业的技术装备和工程建设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大展宏图
20余年海外耕耘,苏州中材不仅积极探索出水泥工程国际化新模式,同时加速业务转型,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和盈利模式。
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大力拓展“EPC+M”、“投建营”业务模式的应用。目前,公司在手的水泥厂生产运营业务遍布4个国家10条水泥生产线,特别是在伊拉克,承揽了所有总包项目的生产运营业务。生产运营业务的快速成长,不仅提升了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延长了水泥生产线EPC工程总承包产业链,也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大力发展多元化工程建设业务,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区域成功签约并实施了炼油厂、电厂、路桥、厂房、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
一路,很短,不过追随最原始的初心;一路,很长,却需践行最虔诚的承诺;跟随共和国的脚步,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在未来发展中,有着深厚底蕴的苏州中材人将坚持以水泥工程为核心,秉持多元化发展战略,加大属地化经营力度,依托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和已建立起的覆盖多类型产业需求的资源网络,以“推动绿色智能、服务美好世界”为使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工程公司,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谱写SINOMA新篇章,以昂扬姿态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