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官网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政策法规

工信部印发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

发布时间:2024-09-26 发布者: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对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的指导,工信部9月20日发布《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工信厅规〔2024〕33号),明确了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27个重点行业及4个重点领域(工业软件、工业网络设备、绿色节能设备、安全应急装备)的设备更新目标、政策和标准依据以及重点方向。建材有色金属、重型机械、工业机器人、锂电池等重点行业及绿色节能设备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摘编如下。

重点行业

建材行业

(一)设备更新目标

以减污降碳、节能降耗、数字化转型为重点,改造升级矿山开采、选矿加工、原料制备、窑炉控制、粉磨破碎等工艺流程中的装备,更新在线监测、能源管理、智能控制等设备,实现主要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到2027年,30%以上水泥、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生产线,20%以上平板玻璃生产线能耗优于标杆水平,各行业全部生产线达到能效标准基准水平以上;70%以上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企业实现生产全流程高度自动化,数字化转型成熟度3级及以上的企业比例达到20%以上,行业绿色化和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涉及水泥、平板玻璃生产窑炉和产能变化的,需先按规定落实产能置换相关政策。

(二)政策和标准依据

主要政策和标准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GB 16780-2021 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0-2019 玻璃和铸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52-2023 建筑卫生陶瓷和耐磨氧化铝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9450-2012 玻璃纤维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SJ/T 11838-2022 水泥行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SJ/T 11916-2023 玻璃行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价规范》《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与评估标准》等。

(三)重点方向

1.水泥行业设备。重点推动窑炉、余热利用、物料输送、粉 磨、环保、质量控制、协同处置、绿电等系统的更新改造,鼓励使用富氧或全氧燃烧技术设备、悬浮沸腾煅烧装备、高能效六级换热预热器、中置辊破冷却机、生料辊压机终粉磨装备、双闭路内循环半终联合粉磨装备、自脱硝低氮分解炉、旁路放风装备、低碳水泥生产装备等。推进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系统、全自动化验室等产业化应用,加快生产线及配套设备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工业软件更新换代。

2.玻璃行业设备。重点推动配料、熔窑、成形、燃烧系统等更新改造,鼓励使用大吨位一窑多线平板玻璃生产装备、富氧全氧燃烧技术装备、玻璃高效熔化及精准成型控制技术装备、大功率“火-电”复合熔化技术装备、浮法玻璃低温熔化技术装备、大尺寸压延机技术装备、窑外预热工艺及成套技术装备、超低排放技术装备等。推进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系统、原片加工一体化智能连线系统等产业化应用,加快生产线及配套设备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工业软件更新换代。

3.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设备。重点推动节能高效原料制备、制品成形、干燥、烧成等系统的更新改造,鼓励使用富氧燃烧新型烧成、电烧辊道窑、大吨位连续球磨机、高压注浆成形、干法制粉、微波干燥、新型湿法集成制粉、薄板高效生产、高效脱硫除尘、卫生陶瓷坯体3D打印等装备。推进配料环节数字化计量装置、质量在线检测系统、AGV智能仓储系统、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化应用,加快生产线及配套设备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工业软件更新换代。

4.玻璃纤维行业设备。重点推动窑炉、成形、热处理、制品加工等装备的更新改造,鼓励使用大卷装自动换筒拉丝机、节能型烘干炉和热定型炉、高速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陶瓷一体化除尘脱硝设备,以及高强高模、低介电、高硅氧等高性能玻璃纤维池窑化生产装备。推进生产预测诊断平台、智慧窑炉、智能物流仓储等规模化应用,加快生产线及配套设备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工业软件更新换代。

5.非金属矿行业设备。重点推动采矿、选矿、破碎粉磨、煅烧、物料输送、检测等装备更新改造,鼓励使用高效节能采矿选矿、干法粉碎提纯一体化、大型超导磁选分离、超细改性、矿物煅烧纯化等设备。推进智能采矿选矿设备、智能皮带廊送、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系统等规模化应用,加快生产线及配套设备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工业软件更新换代。

6.其他行业设备。重点推动能源系统、原料制备、生产加工、检验检测、物料运输等装备更新改造,鼓励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等更新改造关键设备,加快生产线及配套设备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工业软件更新换代。

有色金属行业

(一)设备更新目标

重点推动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减污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广绿色高效采选、冶炼、材料加工等装备,推动采掘、磨浮、熔炼、电解、挤压、锻造、轧制等重点工序在线检测装置、先进过程控制和智能装备的应用。力争到 2027 年,实现电解铝吨铝碳减排 5%、节电 200kWh,淘汰 200kA以下预焙阳极铝电解槽,35%以上电解铝产能以及55%以上铜、铅、锌冶炼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全部退出,大幅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 75%以上,装备自主保障能力和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水平显著

提高。涉及电解铝冶炼设备和产能变化的,需先按规定落实产能置换相关政策。

(二)政策和标准依据

主要政策和标准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 年版)》《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 年)》及所附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色金属行业智能工厂(矿山)建设指南(试行)》等数字化转型管理要求,铜、铝、铅、锌、镁、稀土等行业规范条件和硅、锡等行业自律公约要求。《GB 253232023 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62022 电解铝和氧化铝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502023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72023 工业硅和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94482022 海绵钛和钛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等能效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尾矿库安全规程》等安全标准,《GB 254672010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保标准,《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与评估标准》等数字化转型标准。

(三)重点方向

1.矿山领域设备。绿色高效节能设备方面,重点推动新能源矿卡/挖掘机、铲运机、电机车、通风设备、余热利用设备、固废处置和污水高效处理设备等改造升级。安全设备方面,重点推动矿山地压、边坡排土场、尾矿库和环境等安全监测设备,以及机械化装药、人员和设备高精度定位、生产调度、双重预防、AI智能识别等设备改造升级。智能设备方面,重点推动巡检机器人、大型破碎/磨矿/浮选/磁选设备、智能分选设备、在线检测分析设备、采矿装备远程遥控及智能作业系统、固定设施无人值守与集控系统、生产管控平台、矿山高带宽通信网络系统等智能设备改造升级。

2.冶炼领域设备。绿色高效节能设备方面,重点推动氧化铝焙烧炉高效能改造、铝电解整流机组改造、铝电解石墨化阴极改造、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技术装备、铜锍连续吹炼、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绿色高效炼锌、竖式镁冶炼还原、大型硅冶炼矿热炉(配套余热利用装置)、铜冶炼 PS 转炉环保升级、铅锌 ISP冶炼等设备改造升级。智能设备方面,重点推动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天车、自动剥片机、智能分选设备、智能运输设备、智能仓储设备、冶金过程作业机器人、电解槽短路智能检测装置、无人巡检和无人值守等设备改造升级。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方面,重点推动赤泥综合利用、锌湿法冶炼浸出渣、铝电解大修渣以及铝灰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设备,拆解、破碎及精细化分选成套设备,低烧损低能耗炉窑、再生金属资源回收利用成套设备等改造升级。

3.加工领域设备。绿色高效节能设备方面,重点推动节能高效型废气处理设备、能源供应设备、除尘排烟净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立式半连续液压内倒式铸造机、液压倾动式铸造炉等改造升级。高端设备方面,重点推动大规格挤压机、高精度轧机、精密拉丝机等设备应用,升级改造进口高端轧机电控系统,加快新一代质谱仪、高稳定光谱仪、无损检测设备、在线测厚仪等检验检测设备改造升级。智能设备方面,重点推动 AGV 运载车、智能天车、智能高架仓库、自动上料机、自动打捆机、自动焊接装置等设备,以及再生原料加工流程自动投料机、智能分选设备、在线打包及输送设备、智能仓储设备等改造升级。

4.工业操作系统。按照成熟可用产品全面推进更新换代、基本可用产品成熟一批更新一批原则,推进有色金属行业使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产品更新换代。

5.工业软件。按照成熟一批替代一批的原则,推进有色金属行业使用的研发设计类软件、生产制造类软件、经营管理类软件、运维服务类软件更新换代,优先选取非关键工序、非重要应用场景开展更新换代,并向关键工序和核心应用场景开放,逐步扩大更新换代范围和规模。

重型机械行业

(一)设备更新目标

以冶金、矿山等领域重型机械生产制造老旧设备更新、智能化和绿色化升级改造为重点,推动关键研发设计、能源动力、生产制造和检验检测设备更新,推广应用稳定性好、加工精度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高、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设备。到2027年,重型机械行业关键设备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生产成本和能耗水平显著降低,生产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 

(二)政策和标准依据

主要政策和标准依据包括但不限于:《GB/T 37400 重型机械通用条件》《GB 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GB/T 209612018 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GB/T 105992010 多绳 摩擦式提升机》《GB/T 357372017 多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GB/T 257082010 球磨机和棒磨机》《GB/T 257092010 自磨机和半自磨机》《GB/T 366972018 铸造起重机报废条件》《GB/T 282642017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 415102022 起重机械安全评估规范 通用要求》《GB/T 302222013起重机械用电力驱动起升机构能效测试方法》《GB/T 36697

2018 铸造起重机报废条件》《JB/T 130112017 矿用液压挖掘机》

等。

(三)重点方向

1.整机加工设备。重点更新车铣复合加工设备、专用功能先进机床、立式多功能环轧机、大功率激光切割机、大型加工设备冷却系统、多功能大中型锻压机械及配套操作设备、感应热处理、可移动式大型线切割机、低碳氧化物工业窑炉、带气氛保护的电渣重熔设备、变频式起重机、绿色化煤制气设备以及高硬、高强、高粘材料特种加工设备等。

2.关键零部件加工设备。重点更新滚齿机、大模数成型磨齿机、高效万能插齿机、制齿畸变控制与极限检测设备、高效柱钉加工专机、便携式镗孔机、便携式铣边机等。

3.智能化辅助设备。重点更新具有在线检测功能的冶炼设备、数字化铸造设备、移动式焊接机器人、坡口切割机器人、柱钉专用粘接机器人,推动数字化制造生产线智能管控系统等改造。

4.工业操作系统。按照“成熟可用产品全面推进更新换代、基本可用产品成熟一批更新一批”原则,对重型机械自动化及智能化领域使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系统的配套专用软件更新换代。

5.工业制造管理软件。按照“成熟一批替代一批”的原则,推进重型机械行业使用的研发设计类软件、生产制造类软件、经营管理类软件、运维服务类软件更新换代,优先选取非关键工序、非重要应用场景开展更新换代,并向关键工序和核心应用场景开放,逐步扩大更新换代范围和规模。

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行业

(一)设备更新目标

聚焦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行业能力提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为重点,加快核心基础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检测等环节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加大重点领域全业务流程智改数转网联,推动铸造、锻压等行业节能减排、节水降污、节材降耗升级改造,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2027 年,完成一批先进设备更新换代,推广一批先进制造模式,实现行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政策和标准依据

主要政策和标准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以及《JB/T 14696 铸铁熔炼工序能源消耗限额》等标准。 

(三)重点方向

1.核心基础零部件制造设备围绕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高参数齿轮及传动装置、高可靠性液压气动密封件、高性能伺服电机、高精度控制器与驱动器、高强度紧固件、高速链传动系统、高可靠性传动联结件、高应力高可靠性弹簧、高密度高强度粉末冶金件、大型精密高效多功能模具等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关键环节,重点更新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仿真验证软件、辅助制造软件等工业软件及设备,先进铸造设备、精密锻造设备、高效冲压设备、先进钣金加工设备、螺纹加工设备、连接设备、先进热处理设备、表面处理及表面强化设备、加工中心、数控机床、齿轮加工机床、镶块模具自动化岛等生产制造设备,几何测量、性能检测、台架试验、可靠性分析等各类试验检测设备。加

快提升数字化能力,更新制造执行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测控制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建设数字孪生、虚拟制造、模拟装配和远程运维等智能服务平台。

2.基础制造工艺相关设备。围绕先进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切削及特种加工、增材制造、先进粉末冶金、高分子材料成型、复合材料制造等基础制造工艺智能、绿色水平提升,重点更新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模拟仿真等工业软件,污染治理、环境监测、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制造设备,金属熔炼(化)炉、造型线(机)、制芯机、砂处理和砂再生设备、制蜡机、脱蜡釜、轻合金铸造、自动转运、自动浇注等铸造工艺关键设备,锻造、热处理、开卷落料自动化产线、冲压成形、上下料、折弯等锻压工艺关键设备及辅助设备,激光焊接、复合热源智能化焊接、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摩擦焊接、复材成形连接等焊接工艺关键设备,真空热处理、控制气氛热处理、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电源

感应热处理、蓄热式燃气热处理、连续热处理生产线等热处理工艺关键设备,表面处理智能化生产线关键设备,以及其他成形工艺涉及的关键设备,各类试验检测设备等。

3.工业操作系统。按照成熟可用产品全面推进更新换代、基本可用产品成熟一批更新一批原则,推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产品在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行业更新换代。

4.工业软件。按照成熟一批替代一批的原则,推进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行业使用的研发设计类软件、生产制造类软件、经营管理类软件、运维服务类软件更新换代,优先选取非关键工序、非重要应用场景开展更新换代,并向关键工序和核心应用场景开放,逐步扩大更新换代范围和规模。

工业机器人行业

(一)设备更新目标

面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以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及系统集成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着力提升工业机器人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能源消耗,显著提升工业机器人产品竞争力。到 2027 年,工业机器人行业用设备的数智化水平、节能环保水平、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整机性能质量显著提升,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二)政策和标准依据

主要政策和标准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等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战略指导性文件。《GB/T 412562022 机器人制造数字化车间装备互联互通和互操作规范》《GB/T 5226.12019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 11291.12011 工业环境用机器人 安全要求 1 部分:机器人》《GB 11291.22013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要求 2部分:机器人系统与集成》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工业机器人产品相关标准和数字化车间、数字孪生、视觉检测、预测性维护等方面智能制造系列标准等。

(三)重点方向

1.整机制造设备。针对工业机器人整机,更新硬件性能测试、软件测试、集成、总线测试等研发设备,数控加工中心、装配喷涂等智能成套生产线、物流仓储设备等生产加工设备,激光检测、光学跟踪、定位测试、轨迹测试等性能检测设备,可靠性试验设备,以及用于整机工况环境适应性验证等的中试验证设备,以及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软件,嵌入式软件,机器人操作系统等。

2.关键零部件制造设备。聚焦工业机器人高性能减速器、伺服驱动系统、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更新性能仿真分析、控制算法测试验证等研发设备,数控加工中心、高精密磨床、工业机器人、高精度电火花机、超精机、绕组生产设备、铁芯加工设备等生产加工设备,振动测试、电性能测试、热性能测试、磁场分析、关节力矩分析、可靠性分析等检验检测设备,以及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软件,嵌入式软件等。 

3.系统集成设备。面向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更新工艺建模仿真分析、数据采集分析管理、离线及自主编程系统等研发设备,机加、装配、调试、包装运输等生产加工设备,通信测试、工艺性能测试验证、可靠性测试等检验检测设备,针对不同行业或不同生产工艺环节的制造单元或成套生产线可靠性验证等中试验证设备,以及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软件。

工业母机行业

(一)设备更新目标

聚焦工业母机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以提升工业母机整机产品稳定性、可靠性、效率,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可靠性及精度,制造过程智能化水平为重点,更新改造工业母机企业在研发设计、加工制造、装配调试、检测试验等环节所需的设备。

2027 年,规模以上工业母机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 90%75%,工业母机骨干企业完成重点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制造能力有效提升。

(二)政策和标准依据

主要政策和标准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GB/T 437802024 制造装备智能化通用技术要求》《GB/T 40808.12021 机床环境评估 1 部分:机床节能设计方法》《GB/T 399672021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S 形试件精度检验》《GB/T 359762018 板带精整与表面处理装备 安全技术条件》《GB/T 431482023 增材制造结构轻量化设计要求》 JB/T 138122020 加工中心 性能试验方法》等。

(三)重点方向

1.主机制造设备。主要包括工业母机整机制造所需的数控机床、高效铸造装备、精密锻造装备、高效焊接装备、节能热处理装备、环保表面处理装备、高效节能塑料机械、复合材料成形装备和增材制造装备等。

2.关键零部件制造设备。主要包括精密铸造装备、精密锻造装备、热表处理强化装备、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加工中心、立/卧式坐标镗、落地镗铣床、数控磨床、齿轮加工机床等。

3.功能部件及工具附件制造设备。主要包括热处理设备、校直设备、数控车床、车削中心、加工中心、数控磨床、专业滚珠丝杠和螺母加工设备、直线导轨和滑块加工设备、刀具涂层设备、粉末热压烧结成形设备、工具磨床等。

4.数控系统制造设备。主要包括 SMT 贴片机、动力插件设备、选择性波峰焊生产设备、全自动芯片烧录设备、选择性三防涂覆设备等。

5.工业软件及测量仪。按照成熟一批替代一批的原则,更新换代研发设计类软件、生产制造类软件、经营管理类软件、运维服务类软件,以及激光干涉仪、球杆仪、圆度仪、轮廓仪、粗糙度仪、三坐标测量仪等。

6.工业操作系统。按照成熟一批更新一批原则,重点推进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产品在工业母机制造环节的更新换代。

锂电池行业

(一)设备更新目标

重点推动产线迭代升级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整线直通率、单机生产效率、设备控制精度、能源利用效率。更新改造关键材料加工、极片制造、电芯组装、化成分容、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设备。到 2027 年,行业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大幅提高,主要环节基本实现在线监测,满足产线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需要,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水平进一步提升,高安全、高比能、长寿命先进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增强。

(二)政策和标准依据

主要政策和标准依据包括但不限于:《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GB/T 383312019 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通用技术要求》《GB 312412022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GB 401652021 固定式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JB/T 142312022 锂离子电芯叠片机》《JB/T 142302022 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机》等。

(三)重点方向

1.关键材料加工设备。主要包括高效配混系统、连续式加热烧结系统、先进粉碎系统、高镍材料水洗系统、包装系统、高速高精度粉体输送系统等。

2.极片制造设备。主要包括高速自动化正负极粉料系统、大容量匀浆搅拌机、高性能挤出式混料设备、高精度高速宽幅智能涂布机、正负极预锂设备等。 

3.电芯组装设备。主要包括高效率全极耳自动卷绕机、先进切叠一体机、先进辊压分切一体机、高精度涂胶密封设备、高精度三维成像设备等。

4.化成分容设备。主要包括高精度高生产能力注液设备、化成容量预测系统、高精度高效封装设备、高精度老化测试设备等。

5.系统集成设备。主要包括高精度焊接设备、自动组装机械手、产线 AGV 自动化物流系统等。 

6.工业操作系统。主要包括原材料处理、搅拌、成型、分切、叠片、涂装、焊接等工艺环节使用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及嵌入式软件。 

7.工业软件。推动二维 CAD软件规模化应用,加快三维CADPDM 开展中试验证。对于电池制造结构仿真、热力学仿真、电化学仿真、生产安全扩散仿真等软件,优先选取非关键工序及应用场景开展试点更新,并在关键工序和核心应用场景中推广应用。 

仪器仪表行业

(一)设备更新目标

以提升仪器仪表整机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的精度、可靠性、稳定性,提升仪器仪表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为重点,围绕研发试制、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测试计量检定等方向,推动仪器仪表及零部件企业对效率低、能耗高的生产设备及系统开展更新改造。到 2027 年,实现仪器仪表企业生产效率、产品性能与质量提升,推动仪器仪表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二)政策和标准依据

主要政策和标准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GB/T 437802024 制造装备智能化通用技术要求》《GB 4793.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1 部分:通用要求》《GB/T 17614.12015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1 部分:性能评定方法》《GB/T 125192021 分析仪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420272022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GB/T 2611202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33905.12017 智能传感器 1 部分:总则》《GB/T 7676.12017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 1 部分 定义和通用要求》《JB/T 12021.12014 智能仪表可靠性试验与评估 1 部分: 通用导则》等。

(三)重点方向

1.研发试制设备。主要包括气体、液体、固体等样品制备设备,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实验室分析仪器,测量仪器仪表、中试验证设备,高温高压试验装置、加速寿命试验设备,光学、机械、电气等设计软件,专用测试验证软件及设备等。

2.整机产品制造设备。围绕仪器仪表整机产品加工、焊接、组装等工艺环节,重点更新金属切削机床、加工中心、液压机械装备、铸造设备、锻压设备、焊接设备、增材制造设备、表面处理设备、喷涂设备、装配设备、仓储物流设备、全自动测试和检定设备、三废处理设备及配套控制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等。

3.关键零部件制造设备。围绕源部件、探测器、传感器、分离分析部件等制造、装配过程,重点更新数控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锻造成套装备、注塑成型设备、装配设备等制造设备,贴片机、回流焊、微纳加工工艺设备、中小部件柔性加工设备、光学原件镀膜设备等生产设备及配套测试系统等。

4.计量检定装置及试验测试设备。温度、压力、流量、电学等计量检定装置,质谱仪、色谱仪、光学测试仪器、电化学分析仪器、物理特性分析校准仪器等分析仪器及样品制备设备,老化疲劳测试及试验设备、单应力/多应力环境适应性试验箱及气候环境试验设备、电子可靠性试验设备、气密性试验设备、放射性标定装置等试验仪器及装置,试验机、振动与冲击试验系统、真空检测设备、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等其他检测设备,计量检定相关信息化管理系统等。

5.工业操作系统。围绕仪器仪表整机产品加工、焊接、组装等工艺环节,按照成熟可用产品全面推进更新换代、基本可用产品成熟一批更新一批原则,推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产品更新换代。

6.工业软件。按照成熟一批替代一批的原则,更新换代研发设计类软件、生产制造类软件、经营管理类软件、运维服务类软件。

光伏行业

(一)设备更新目标

以产线升级和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为重点,重点更新改造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主要环节关键设备,提升设备生产效率、良率、单体规模和产品性能、稳定性、一致性、可靠性,促进构建适应能源转型需求的现代化光伏产业体系和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到 2027 年,光伏产业关键环节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水平大幅提升,量产效率、产品良率等性能持续提升,电耗、水耗等能耗指标明显降低,市场主流电池、组件等产品效率提高 5%以上。

(二)政策和标准依据

主要政策和标准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GB/T 250742017太阳能级多晶硅》《GB/T 129632022 电子级多晶硅》《GB/T 353072023 流化床法颗粒硅》《GB/T 290552019 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片》《GB/T 260712018 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片》《GB/T 250762018 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GB/T 397532021 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通用技术要求》《SJ/T 118542022 光伏用直拉单晶硅炉》《SJ/T 118302022 晶体硅光伏电池智能制造 数据采集指南》等。

(三)重点方向

1.硅料生产设备。满足高品质硅料规模化生产需求,推动48及以上对棒还原炉、氢化装置、精馏装置、尾气回收装置、电源装置等设备更新,提升还原余热利用率,降低综合能耗。

2.硅片生产设备。推动大热场单晶炉和高效截断、开方、磨抛、切片设备更新,加快应用拉晶智能化控制等系统,满足高质量硅棒和硅片量产需求、提升切割速度、降低损耗和电耗。

3.光伏电池生产设备。推动高效电池用高性能清洗、扩散、沉积、镀膜、金属化、激光等设备更新应用,提升高性能光伏电池生产效率、单位产能等关键指标。

4.光伏组件生产设备。更新高功率高可靠光伏组件用划片、串焊、层压、检测、智能化等先进设备,进一步提升量产效率、单位产能、有效时间占比、产品良率等指标。

5.工业操作系统。围绕硅料、硅片、电池以及光伏组件生产制造环节,推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以及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产品更新换代。

 

(重点领域)

绿色节能设备

(一)设备更新目标

以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聚焦电机及其系统、变压器、工业锅炉等重点用能设备,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冷却塔等重点用水设备实施更新改造。到 2027 年,新增高效电机、变压器、工业锅炉占比分别较 2023 年提高 101015个百分点;通过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工艺装备改造升级,推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过 57%,推动大宗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的年综合利用能力提升 2000 万吨左右;通过冷却塔等用水设备改造,工业冷却塔漂水率不高于 0.005%,民用冷却塔漂水率不高于 0.01%,节水效率提升 10%以上。

(二)政策和标准依据

主要标准包括但不限于:《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 年版)》《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 年版)》《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等政策文件。电动机依据《GB 186132020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302532013 永磁同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302542013 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变压器依据《GB 200522020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工业锅炉依据《GB 245002020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节能相关标准。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GB/T 7190.12018 机械通风冷却塔第 1 部分 中小型开式冷却塔》《GB/T 7190.22018 机械通风冷却塔第 2 部分 大型开式冷却塔》《GB/T 7190.32018 机械通风冷却

塔第 3 部分 闭式冷却塔》等节水相关标准。《GB/T 397532021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通用技术要求》《GB/T 384702023 再生黄铜原料》《GB/T 384712023 再生铜原料》《GB/T 135862021回收铝》等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标准。

(三)重点方向

1.电机及其系统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电机及其系统,加强电机与风机、水泵、压缩机等电机驱动设备匹配性节能降碳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推广大功率电机及其系统能耗监测、远程运维等技术,变频调速、永磁直驱、工业伺服以及电机与拖动设备系统运行工况匹配等技术。推广高效节能变频调速永磁电机、高效异步电机、同步磁阻电机、低速大转矩直驱电机、磁悬浮电机以及工业伺服电机等。

2.变压器。推广高效节能立体卷铁芯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节能高阻抗变压器、环保型绝缘油变压器等节能变压器。推广风电、光伏、储能等领域高效变压器,电力电子变压器、智能变压器,预装式变电站、高集成化的逆变器变压器、变流器变压器、集成式充电站、无功补偿装置集成一体机。推广变压器运行控制优化、在线节能监测诊断、智能运维管理等节能技术。

3.工业锅炉。推广冷凝式燃气锅炉、高效环保生物质锅炉、电加热锅炉、工业电热储能锅炉、蓄热式电加热锅炉、余热锅炉等,推广锅炉耦合太阳能、余热、电能等多能互补技术。加强锅炉和热泵产品的耦合利用,推广应用高效热泵产品回收工业余热,实现能源品种多元化、燃煤锅炉大型化、燃气锅炉冷凝化、工业锅炉电气化的转型升级。

4.工业固废源头减量设备。针对产生赤泥、磷石膏等复杂难用固废和粉煤灰、冶炼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减少工业固废产生量。 

5.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设备。针对赤泥、磷石膏等复杂难用固废和粉煤灰、冶炼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生产工艺和设备,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主要包括工业固废高效智能破碎、粉磨、分选、节能煅烧烘干、快速成型、低成本养护,赤泥低成本规模化降碱,磷石膏高效净化,工业固废有价元素高效提取等设备。

6.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备。针对废钢铁、废铜铝、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通过综合利用工艺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再生资源自动拆解、精细分选、高值化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合理延伸。 

7.冷却塔设备。推动冷却塔整体装置改造,填料、收水器、动力部件、构架(钢结构、混凝土、玻璃钢)等零部件改造,循环水系统供水及水质智能控制改造等,重点推动在役时间超过10 的老旧冷却塔设备更新换代。